首 页
 
期刊介绍
栏目介绍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留言板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2015年 6卷 4期
刊出日期:2015-02-25

血液标准
医疗机构管理
论著
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
临床检验
医学影像
中医中药研究
信息标准
基础医学
麻醉管理
卫生教育
药物应用-临床研究
药物应用-疗效观察
社区卫生
环境卫生
急诊急救
医疗用品和器械
药物应用-不良反应
护理经验探讨--护理管理
护理经验探讨--心理护理
护理经验探讨--应用体会
护理经验探讨--研究分析
临床诊疗进展--临床研究
临床诊疗进展--临床分析
临床诊疗进展--疗效观察
临床诊疗进展--疗效对比
临床诊疗进展--诊疗体会
临床诊疗进展--疾病预后和康复
临床诊疗进展--病例分析
 
       血液标准
1 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差错管理的应用探求
韩秀华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1
目的 探讨分析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差错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差错内涵与特点的分析,阐述血站质量管理中差错管理的具
体应用。结果 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差错管理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献血者、受血者的安全问题。一定要重视血站质量管理,采
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血站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结论 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差错管理,可以有效提
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血站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差错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在工作中普遍存在。血站差错管理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
安全至关重要。如何控制或减少血站差错,是血站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血站研究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2015 Vol. 6 (4): 1- [摘要] ( 807 ) HTML (1 KB)  PDF (2384 KB)  ( 503 )
2 临床分析输血检验流程的环节质量控制
侯海波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2
目的 研究分析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相关问题。方法 根据我院2013 年至2014 年的100 例输血患者来进行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
制,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输血,观察组采取输血环境质量控制,根据两组的输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
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 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是,对输血检验流程各环节质量进行调控,能够降低临床传染病
发生几率,避免医疗纠纷,让患者的输血治疗更加安全有效,临床中可以广泛的使用。
2015 Vol. 6 (4): 2- [摘要] ( 757 ) HTML (1 KB)  PDF (2350 KB)  ( 399 )
       信息标准
3 浅谈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安全管理
贾希村 鹿 敏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3
目的 发现中医医院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对中医医院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重要性做全面的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结果 实施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后,中医医院的信息安全程度大大加强,给医院信息安全带来了保障。结论 中医医院信息安全目前普遍存在巨
大隐患,亟需加强。
2015 Vol. 6 (4): 3- [摘要] ( 770 ) HTML (1 KB)  PDF (2431 KB)  ( 389 )
       基础医学
4 高血压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陈雪寒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4
目的 探讨高血压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 例,以是否伴有缺血性脑卒中
分为两组,伴缺血性脑卒中者75 例,单纯高血压组45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数量、部位、大小和颈总动脉内中
膜厚度。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74.67% vs 53.33%,P <0.05),不稳定斑块的比例较高(66.67%
vs 31.11%,P <0.05),斑块的部位、大小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两组无差异(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是颈动脉斑块形
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可增加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结论 颈动脉斑块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缺血
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5 Vol. 6 (4): 4- [摘要] ( 796 ) HTML (1 KB)  PDF (2434 KB)  ( 408 )
5 CCNB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行宏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5
目的 统计结直肠癌中CCNB2 的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中CCNB2 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0 年6 月~ 2013 年
11 月份我院在手术治疗中留取的结直肠癌病标本57 例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49 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CNB2 蛋白表达,用实时定量PCR
法检测CCNB2 mRNA 表达。结果 CCNB2 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质,偶见于细胞核。结直肠癌组织中CCNB2 mRNA 相对表达量
(36.52±8.82)和CCNB2 蛋白阳性表达率(86.21%)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CCNB2 在结直肠癌组织
呈高表达,有望作为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2015 Vol. 6 (4): 5- [摘要] ( 798 ) HTML (1 KB)  PDF (2412 KB)  ( 439 )
6 胃腺癌组织分化相关蛋白质的鉴定筛选
谢玉冬 张 琍▲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6
目的 分析胃腺癌组织分化相关蛋白质的鉴定筛选。方法 结合目前相关参考文献资料,总结分析胃腺癌组织分析相关蛋白质在胃腺
癌组织中的应用变化。结果 相关蛋白质在胃腺癌患者临床发生中具有直接参与。结论 加强胃腺癌组织分化相关蛋白质鉴定筛选,能够提高
胃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性。
2015 Vol. 6 (4): 6- [摘要] ( 772 ) HTML (1 KB)  PDF (2425 KB)  ( 374 )
       卫生教育
7 护理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夏秋蓉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7
目的 了解专科护理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1200 名专科护生进
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健康素养总体平均得分为(77.212±4.126)分,健康素养知晓率为20.45%。结论 ( 1)护生整体健康素养知晓率较低;
(2)护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年级、家庭文化背景以及月收入水平。
2015 Vol. 6 (4): 7- [摘要] ( 760 ) HTML (1 KB)  PDF (2426 KB)  ( 407 )
       社区卫生
8 社区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杨晓玮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的社区治疗疗效,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法 选取沈阳市铁西区
卫工社区服务中心管辖区内的符合COPD 诊断标准、且在医院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82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 例和实验组41 例。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协同医院治疗和预防COPD,提高COPD 患者对医
嘱的依从性及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病死率。
2015 Vol. 6 (4): 8- [摘要] ( 761 ) HTML (1 KB)  PDF (2408 KB)  ( 395 )
       环境卫生
9 大理市地方性饮水性砷中毒的监测结果分析
金 宁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09
目的 了解大理市饮水含砷量及地方性砷中毒病情防治现状。方法 将6 个自然村(南村、名庄、青山、双廊、河埂和海印)做为监测点,
调查防砷改水进度及工程管理使用情况;同时测定饮水含砷量。结果 6 个村砷中毒检出率为6.99%,海印村最高。砷中毒病人的年龄与检
出率正相关(P <0.05);6 个自然村砷中毒死亡12 人(占15.38%);南村水砷含量超标率最高。结论 大理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程度
总体上为轻度,但防治监测工作还需重视。
2015 Vol. 6 (4): 9- [摘要] ( 742 ) HTML (1 KB)  PDF (2400 KB)  ( 360 )
10 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马淑霞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0
目的 探讨农村饮用水以及环境卫生的影响因素,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法。方法 对“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的数据中
关于集中式供水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影响因素进行等级划分,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 在研究中发现,集中式供
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覆盖率随着年收入增加、文化程度提升、家庭面积增长而表现出上升状态(P <0.05)。结论 文化、经济对于农村饮用水
和环境卫生的影响是最大的,通过提升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能够对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带来较大的改善。
2015 Vol. 6 (4): 10- [摘要] ( 744 ) HTML (1 KB)  PDF (2406 KB)  ( 382 )
       麻醉管理
12 双管喉罩麻醉在妇科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毕继忠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1
目的 研究分析双管喉罩麻醉应用于妇科全身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96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
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双管喉罩,对照组使用标准型喉罩,对两组患者的插入时间、成功率、满意度和不良反应
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插入时间要比对照组长,观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是91.67%,比对照组高,患者满意度是100%,也高于
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为,观察组12.5%,对照组39.6%。结论 临床中对妇科患者使用双管喉罩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的麻醉
时间长,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2015 Vol. 6 (4): 12- [摘要] ( 752 ) HTML (1 KB)  PDF (2385 KB)  ( 382 )
13 硬腰联合麻醉在镇痛分娩中的作用效果探讨
牟相林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2
目的 探讨硬腰联合麻醉在镇痛分娩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将128 例在院分娩产妇其随机划分为硬膜外麻醉组与硬腰联合麻醉组,对
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硬腰联合麻醉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镇痛分娩。结果 硬腰联合麻醉组
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更快、镇痛效果更好、新生儿Apgar 评分更高。结论 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对产妇进行镇痛分娩,可以
取得比硬膜外麻醉更快、更好的镇痛效果,且能够提高新生儿Apgar 评分。
2015 Vol. 6 (4): 13- [摘要] ( 715 ) HTML (1 KB)  PDF (2415 KB)  ( 333 )
       传染病
14 探讨成人麻疹的诊治规律
徐胜楠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3
目的 研究分析成年人的麻疹治疗规律。方法 根据我院2005 年至2011 年接收的45 例成年人麻疹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患者的
情况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诊治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是15 至38 岁之间,初期有较大的几率被作为
呼吸道急性感染诊断,患者发病后会有发热症状以及消化道症状,初诊便是入疹时期,治疗需要根据症状来针对性处理。结论 麻疹疫苗无
法通过一次接种终身免疫,2 次接种能够对麻疹的流行进行控制。成年人麻疹的治疗还是以西医为主,结合病程归转来进行调整,避免并发
症的产生。
2015 Vol. 6 (4): 14- [摘要] ( 732 ) HTML (1 KB)  PDF (2433 KB)  ( 332 )
       临床检验
15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费继妍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4
目的 对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3 年3 月~ 2014 年3 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
40 贫血患者,检测患者的血压生化、外周血情况。结果 诊断后发现所有患者肝肾功功能正常,血清铁低于正常情况的有20 例,16 例总铁
结合力超过正常水平;13 例叶酸与正常水平相比较低,维生素B 没达到正常标准的有9 例。结论 临床中对贫血患者实施诊断、鉴别,一定
要对其多项指标进行诊断,进而才能有效提升贫血诊断率,最终才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2015 Vol. 6 (4): 15- [摘要] ( 727 ) HTML (1 KB)  PDF (2433 KB)  ( 398 )
16 唐氏筛查在妊娠中期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郭慧兰 赵爱梅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5
目的 分析研究妊娠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在唐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 FIA),对妊娠16~20 周,检测其血清中AFP 和Freeβ-HCG 两项指标,结合孕妇孕周、年龄、体重、有无自然
流产史等因素,利用PE 公司Life Cycle 软件计算风险值。结果 1062 例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62 例,阳性率5.83%。随访59 例,确诊异常病
例4 例,占3.766‰(4/1062)。并建议高风险的孕妇进一步进行羊水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论 检测血清AFP 和freeβ-HCG 可用于
妊娠中期的产前筛查,对高风险者进一步确诊,可有效降低唐氏儿出生率。
2015 Vol. 6 (4): 16- [摘要] ( 714 ) HTML (1 KB)  PDF (2406 KB)  ( 409 )
17 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分析
郭健平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6
血细胞检验又叫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内容之一,对其进行检验后,可为各种血液病及其相关疾病进行
有效诊断,从而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
2015 Vol. 6 (4): 17- [摘要] ( 707 ) HTML (1 KB)  PDF (2396 KB)  ( 370 )
19 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调查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黄 玲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7
目的 探讨临床上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笔者医院检验部2013 年1 月~ 6 月部
分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分析危急值的发病率、报告时间以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结果 急诊样本
中424 例出现危急值;平诊中528 例发生危急值。急诊检验中出现检验假性危急值前三位科室为急诊内科;ICU 科;心内科;平诊中位数
为38 min,长于急诊(9 min)(P <0.05);平诊检验假性危急值238 例≤ 30 min,少于急诊(P <0.05);平诊中150 例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
间在31 ~ 60 min,101 例在61 ~ 90 min,多于急诊(P <0.05)。结论 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基本能够满足我院临床需要,但是平诊危及
值报告时间尚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缩短平诊检验危及报告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效果。
2015 Vol. 6 (4): 19- [摘要] ( 749 ) HTML (1 KB)  PDF (2402 KB)  ( 386 )
20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探讨
金虹新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8
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3 年5 月至2014 年5 月选取收治入院的60 例患肾上腺皮质疾病的
患者,依照住院号尾号排列,研究探讨通过生化检验尿中DHEA、硫酸盐(DHEAS)、孕烷三醇;血浆DHEA、DHEAS、17- 羟孕酮、睾
酮和雄烯二酮,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60 例患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患者,通过生化检验,40 例肾上
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尿中DHEA 及其硫酸盐(DHEAS)增高;孕烷三醇排泄增加,尿游离皮质醇减少,血浆DHEA,DHEAS,17- 羟孕酮,
睾酮和雄烯二酮增高,20 例肾上腺皮质疾病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钠偏低,血清钾偏高,血糖偏低,葡萄糖耐量试验呈低平曲线或反应性低血糖。
结论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5 Vol. 6 (4): 20- [摘要] ( 706 ) HTML (1 KB)  PDF (2352 KB)  ( 380 )
21 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效果研究
李 丽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19
目的 观察和分析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其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3 年7 月~ 2014 年7 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血液细菌检验的患者标本共96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份标本平均分为两份,每份均做需氧
和厌氧培养。其中A 组使用常规药敏试验,B 份使用直接药敏试验,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菌鉴定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以常规药敏试验
作为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鉴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检验结果中,
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两种方法检验所需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与常规药敏
试验无明显差别。
2015 Vol. 6 (4): 21- [摘要] ( 734 ) HTML (1 KB)  PDF (2421 KB)  ( 367 )
22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孙 琪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0
目的 研究分析检验质量受到生化检验前过程的影响情况,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升临床检验质量。方法 根据我院150
例生化检验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生化检验前过程造成的检验质量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这些因素有可控和不可控两类。结果 生化检
验前过程的质量是可以控制,在进行生活检验质量控制时需要引起重视,检验前过程不仅对生化检验质量产生引起,还会对检验结果产生
影响。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从申请、采取、检验仪器、方法,再到患者的心理因素等等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因
此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的记过影响很好,各个步骤的质量控制也是最终结果的重要保障,做好该项工作,能够提升检验质量。
2015 Vol. 6 (4): 22- [摘要] ( 728 ) HTML (1 KB)  PDF (2435 KB)  ( 392 )
23 对比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的临床意义
王 博 马 昉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1
目的 对比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自2011 年10 月~ 2012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心肌损伤患者,
采用AU640 全自动型的生化仪对其心肌钙蛋白、肌红蛋白I、血同型半胱氨酸、脑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相应的检测,对
检验过程中不同标记物的应用价值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80 例心肌损伤患者经过相应的检测之后,灵敏度最高的是脑利钠肽前体,最低的
是血同型半胱氨酸。结论 在五种不同的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的检验过程中,各种标记物均可发挥明显的指导意义,对不同的标记物进行联
合检测可以使诊治效果得到提升。
2015 Vol. 6 (4): 23- [摘要] ( 747 ) HTML (1 KB)  PDF (2432 KB)  ( 433 )
24 MOC-31在胸膜间皮瘤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徐文祥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2
目的 对MOC-31 在肺癌鉴别和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应用给予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 年7 月至2014 年8 月收治的肺癌和胸
膜皮间瘤患者125 例,对所有患者给予MOC-31 检测,将检验结果的阳性率给予比较。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和胸水脱落的肺癌细胞的阳性
率明显高于上皮型胸膜间皮瘤和胸水脱落的间皮细胞,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胸水间皮细胞和间皮瘤的阳性率没有差异
(P >0.05)。结论 在肺癌鉴别和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MOC-31 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于推广。
2015 Vol. 6 (4): 24- [摘要] ( 787 ) HTML (1 KB)  PDF (2414 KB)  ( 382 )
25 探讨比较临床细菌检验各项目的正确性
朱玉娟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3
目的 对临床细菌检验项目的正确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根据2013 至2014 年我院的100 例临床细菌样本来进行探讨分析,共有尿
液样本23 例,粪便样本19 例,痰液样本19 例,血液样本20 例,脓性样本10 例,生殖道分泌样本9 例,对这些样本的临床细菌检验情况
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的细菌样本中共有35 例检出阳性结果,占总数的35%,样本检出率和临床反馈率一致性为92%。尿液样本合格最高为
95.6%,最低的是痰液样本,为84.2%。结论 临床中对细菌检验样本进行采集和处理的时候要对过程进行控制,提升检验的准确性,为诊断
和治疗提供参考。
2015 Vol. 6 (4): 25- [摘要] ( 726 ) HTML (1 KB)  PDF (2411 KB)  ( 362 )
       急诊急救
26 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及诊疗
金 迪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4
目的 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进行临床分析及对诊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以2013 年6 月~ 2014 年6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重症心力
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厄
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 均<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
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
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心功能,缓解患者的心衰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5 Vol. 6 (4): 26- [摘要] ( 705 ) HTML (1 KB)  PDF (2402 KB)  ( 386 )
27 胸部创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李春坚 高 燕 刘凤满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5
目的 分析胸部创伤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急救护理体会。方法 胸部创伤急救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呼吸道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的症状
观察与对症处理、合并伤处置、心理护理;回顾性分析58 例胸部外伤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发生1 例MODS、2 例呼吸衰竭、5 例肺部感染、5 例肺
不张,1 例患者死亡,住院时间3 ~ 194 d,平均(23.2±25.0)d。结论 护理主要目的为抑制呼吸、循环衰竭,抑制并发症发生风险,积极预防感染。
2015 Vol. 6 (4): 27- [摘要] ( 720 ) HTML (1 KB)  PDF (2404 KB)  ( 379 )
29 探讨急诊科急救演练方法提升医护人员急救能力
李晓萍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6
目的 对应用急救演练方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训练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的急诊科护理人员40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平均每组20 名。采用急救演练方式对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训练;对照组护理人员不进行急救演练。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急救知识
掌握情况、操作技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平均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急救训练模式的满意度明显
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急救演练方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训练的效果非常明显。
2015 Vol. 6 (4): 29- [摘要] ( 757 ) HTML (1 KB)  PDF (2400 KB)  ( 399 )
30 探讨心电监护下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价值
林兆英 伊丽艳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7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心电监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42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心电监测的
效果来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抢救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抢救后,42 例患者心电监护情况均显示有不同程
度和类型的变化,对抢救提供了较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病情危急,需要对患者提供急救治疗,使用心电监护来进
行急救诊断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护来进行抢救。
2015 Vol. 6 (4): 30- [摘要] ( 704 ) HTML (1 KB)  PDF (2349 KB)  ( 417 )
31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刘东伟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8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在深昏迷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 例深昏迷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资料。将给
予气管插管进行急救的40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给予体位引流进行急救的40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有效率为
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 <0.05),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应用气管插管对深昏迷患者实施急救,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2015 Vol. 6 (4): 31- [摘要] ( 716 ) HTML (1 KB)  PDF (2391 KB)  ( 376 )
32 冠脉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急救及护理
涂雪梅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29
目的 探讨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脏压塞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0 年4 月~2014 年9 月期间接受冠脉
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5 例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5 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抢救及护理,均
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的应急准备及急救预案是抢救成功的前提;中术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时准确的科学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大
量快速的补充血容量及升压、抗肝素治疗,及时的心包穿刺减压是心脏压塞有效的急救方法;娴熟的急救技能和各项急救护理措施的落实
是促进心脏压塞患者良好转归的重要保证。
2015 Vol. 6 (4): 32- [摘要] ( 743 ) HTML (1 KB)  PDF (2418 KB)  ( 387 )
33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杨亚忠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0
目的 探讨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 2014 年2 月我院收
治的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3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 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55 例,该组患者采取给予
单纯西药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患者为48 例,该组患者采取中西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 组患者在治疗1
星期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胜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应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2015 Vol. 6 (4): 33- [摘要] ( 705 ) HTML (1 KB)  PDF (2414 KB)  ( 388 )
       医疗机构管理
34 探讨如何加强医院综合统计建设
钟 胜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1
目的 医院的综合统计建设工作对于提高本医院服务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本研究结合医院综合统计建设来探讨其实施途径。
方法 探讨医院综合统计建设工作所面临的难题,由此针对医院综合统计建设而提出几点加强对策,以保障本医院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结
果 医院综合统计建设得到了有效巩固。结论 通过加强医院综合统计建设工作,由此为本医院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15 Vol. 6 (4): 34- [摘要] ( 721 ) HTML (1 KB)  PDF (2386 KB)  ( 392 )
35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医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及价值
周汝森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2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医疗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
必然会引发大的波浪,因为在不断更新的改革中,医护工作人员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问题会产生分歧,因此,在医院不断深
化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其中重要的改革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对医院改革有重大的意义,所以统一思想战线,增加医
护的忧患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创新与发展,是未来医院深化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以此,可以用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来要
求思想工作的宣传工作。所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是推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也是医院发展的前沿。
2015 Vol. 6 (4): 35- [摘要] ( 735 ) HTML (1 KB)  PDF (2389 KB)  ( 389 )
       医疗用品和器械
37 加强医院设备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刘灼涛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3
目的 加强医院设备科人才队伍建设。方法 各省、地、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注意组织在职培训,举办各种管理进修班。结果 医院设备
科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结论 医院设备科要好积极地完善自身,将设备科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做到位,严格按照制度来办事,
才会让设备科的工作更加有条不紊。
2015 Vol. 6 (4): 37- [摘要] ( 892 ) HTML (1 KB)  PDF (2413 KB)  ( 574 )
38 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有效性
任国庆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4
目的 分析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
组应用低通量透析膜,观察组应用高通量透析膜。观察患者透析前后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浓度,及β2- 微球蛋白含量变化,计算溶
质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清除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透析后血β2- 微球蛋白含量比
透析前有明显下降,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透析膜不仅保持了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能力,且清除
中大分子毒素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5 Vol. 6 (4): 38- [摘要] ( 764 ) HTML (1 KB)  PDF (2416 KB)  ( 386 )
       论著
39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要点探讨
李 梅 郝明英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5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3 月~ 2014 年9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先
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68 例患儿的护理配合方式,观察患儿在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的68 例患儿,
经过手术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并未出现因护理配合不当造成的患儿损伤,治愈率为100.00%。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难度大,
存在一定的风险,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手术给患儿的带来意外损伤。
2015 Vol. 6 (4): 39- [摘要] ( 679 ) HTML (1 KB)  PDF (2391 KB)  ( 387 )
40 浅析大数据思维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燕 燕 韩宏伟▲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6
目的 大数据已成为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宏观设计和处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探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新思路。
方法 梳理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和在人群健康领域的应用,以及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要求。结果 大数据思维是创新健康管理的
重要手段,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主要利用实验数据和食物消费量数据,对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结论 本文提出了大数据在食品安全标准制
定中应用的新思路,在利用自然环境监测和社会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探讨构建综合分析大数据的数学统计模型,拓展数据的使用范围,从
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促进标准制定工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化的标准制定新格局。
2015 Vol. 6 (4): 40- [摘要] ( 755 ) HTML (1 KB)  PDF (2416 KB)  ( 353 )
       流行病学调查
42 2012~2013年楚雄州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分析
陈绍芬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7
目的 了解楚雄州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感染人群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楚雄州2012 年1 月~ 2013 年12
月34487 人份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ELISA 法初检、复检,并将有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送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行结
果确认。结果 ELISA 筛查阳性标本98 例,确认阳性11 例,平均感染率为0.035 % ;男性7 例,女性4 例,男性HIV 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楚雄州无偿献血者HIV 感染率远高于国内其他一些地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应该建立艾滋病信息网络,选用敏感性高、特异性
强的检测试剂,积极开展血液核酸检测,确保血液安全。
2015 Vol. 6 (4): 42- [摘要] ( 778 ) HTML (1 KB)  PDF (2419 KB)  ( 415 )
43 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丁庆国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8
目的 对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积极的寻找解决对策。方法 根据我院2013 至2014 年的72 例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
资料来进行分析,对他们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对策。结果 此次研究的72 例患者中共出现了13 例跌倒的情况,占研究总数
的18.06%,患者跌倒的疾病原因是脑梗死、脑出血、其他病症等。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的跌倒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疾病之外,患者的年龄、
认知等也是重要的因素,需要医院积极的进行预防,避免跌倒情况的产生。
2015 Vol. 6 (4): 43- [摘要] ( 816 ) HTML (1 KB)  PDF (2427 KB)  ( 435 )
45 铅暴露对儿童身、心、智健康发育的影响
刘树生 冀惠英 王丽丽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39
目的 了解铅暴露情况,探讨铅暴露对儿童身、心、智健康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本市区内869 名年龄在9 个月~ 4 岁之间的社会散
居儿童,采用BH2200 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液内铅含量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测869 名儿童中,血铅含量>l00 ug/L 的91 人,在这些
人群中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偏食、厌食、轻度腹痛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的,有智力障碍的共7 人。结论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和健康等问题。
2015 Vol. 6 (4): 45- [摘要] ( 752 ) HTML (1 KB)  PDF (2433 KB)  ( 435 )
46 慢性胰腺炎与糖尿病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马淑杰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0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与糖尿病临床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 对2010 年5 月~ 201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224 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
顾性分析与随访,并于2014 年7 月随访完毕。使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对临床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是
否吸烟饮酒、发病的病因、胰腺肿块和钙化情况、治疗方案等。结果 风险比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吸烟量每年> 200 支、出现轻
度腹部疼痛、胰腺钙化以及体重下降是慢性胰腺炎与糖尿病的临床风险因素,其风险比分别是3.3、5.2、2.2 以及2.6。结论 吸烟量每年>
200 支、出现轻度腹部疼痛、胰腺钙化以及体重下降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中需要关注,可能会伴发糖尿病。
2015 Vol. 6 (4): 46- [摘要] ( 753 ) HTML (1 KB)  PDF (2433 KB)  ( 366 )
47 鞍山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乔玉娇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1
目的 探讨孕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的危害。方法 选择2011~2013 年怀孕妇女中患糖尿病人数共148 例,并抽取同期怀孕非糖尿
病孕妇148 例进行分析。结果 GDM 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DM 是一种严重的孕期并发症,它极大的影响了新生儿
的健康,及时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可减少孕妇和婴儿的并发症。
2015 Vol. 6 (4): 47- [摘要] ( 701 ) HTML (1 KB)  PDF (2412 KB)  ( 501 )
       医学影像
48 探究慢性胰腺炎CT影像解剖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陈双园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2
目的 探究CT 影响解剖学分型在慢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 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影像解剖学分型分析,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根据CT 影像扫描结果,得知患者慢性胰腺炎主要分有萎缩钙化型(38%)、假性囊肿
型(18%)、胰腺管阻塞或扩张型(32%)、肿块型(4%)和混合型(8%)五种类型。结论 CT 影像解剖学分型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
为慢性胰腺炎的类型辨别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5 Vol. 6 (4): 48- [摘要] ( 758 ) HTML (1 KB)  PDF (2405 KB)  ( 392 )
49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崔朝阳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3
目的 将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妇科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
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对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进行细节检查,两组检测结果对比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二维超声对形态的检测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腹水检出率为56%,良性肿瘤腹水检出率为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检测肿瘤的血流情况,相比二维超声能
够获取更加细节的诊断信息,可有效检测肿瘤良恶性。
2015 Vol. 6 (4): 49- [摘要] ( 709 ) HTML (1 KB)  PDF (2398 KB)  ( 392 )
50 超声心动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郭清香 张云霞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60 例作为本次研
究对象,对超声心动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右房增大25 例,右室壁弥漫性变薄、运动减弱27 例,右室流出
道增宽39 例,右室肌小梁紊乱35 例,调节束回声增强18 例,右室增大55 例,室壁瘤形成15 例,右室局限性变薄、运动减弱12 例。结论
给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高有效可靠的参考依据,此方法值得在
临床上大力推广和运用。
2015 Vol. 6 (4): 50- [摘要] ( 744 ) HTML (1 KB)  PDF (2441 KB)  ( 328 )
5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价值评价
蒋天红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5
目的 进一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妇科常见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60 例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经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病患,分析所有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的图像特点,对比该超声诊断结果与常规病理诊断的异同,评价其在妇科急腹
症中的优缺点。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共154 例,误诊6 例。,分别为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盆腔炎症各有2
例(98.37%)、1 例(92.86%)、1 例(92.31%)、2 例(80%)。较之病理确诊,其总准确率高达96.25%。结论 在妇科常见急腹症的诊断治疗中,
尽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高,方便快捷,但是在某急腹症中多普勒超声图像极为相似,易误诊;这时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病理检查等
手段进行诊断。
2015 Vol. 6 (4): 52- [摘要] ( 739 ) HTML (1 KB)  PDF (2417 KB)  ( 357 )
53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的临床应用
李 彬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6
目的 研究胶囊内镜对慢性腹痛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我院2012 年9 月至2014 年9 月慢性腹痛的患者30 例,对其应用
OMOM 胶囊内镜检查,明确慢性腹痛的病因。结果 30 例慢性腹痛患者经胶囊镜检查后,诊断小肠溃疡8 例(26.67%),小肠息肉3 例(10%),
小肠狭窄2 例(6.67%),非特异性小肠炎症3 例(10%),小肠套叠2 例(6.67%),克罗恩病2 例(6.67%),浅表性胃炎8 例,2 例无异常。
共检出小肠病变20 例,阳性率66.67%。结论 胶囊内镜对于原因不明确的腹痛患者的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优点,具有
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5 Vol. 6 (4): 53- [摘要] ( 766 ) HTML (1 KB)  PDF (2415 KB)  ( 421 )
54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173例临床分析
李 萍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7
目的 通过临床分析来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肾脏发育异常产前诊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近期我院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出的173 例产前
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超声声像特征、产后诊断与产前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以及产后3 个月的回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结果。结果 通过
检查发现了9 种胎儿的肾脏发育异常状况,在参与检查的并且最终出生的153 例孕妇产后经过检查与产前超生诊断的符合率因为异常类型的
不同也存在较大差异,预后也不尽相同。结论 胎儿产前的超声检查能够为临床提供大量的决策和参考的信息,但是由于超声诊断自身并不
能明确对肾脏异常进行诊断需要谨慎诊断,加强随访。
2015 Vol. 6 (4): 54- [摘要] ( 712 ) HTML (1 KB)  PDF (2413 KB)  ( 678 )
55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李贞旭 殷 洁 吕国义 李建灵 向 旭 陈怡帆 司尚干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8
目的 分析双源CT 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辐射剂量。方法 选择180 例行双源CT 胸部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用螺距行胸部平
扫并记录CTDIvol、DLP 值,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3 组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间差异。结果 三组病例中,图像SD 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
三组病例的CTDIvol 值、DLP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A 组的辐射剂量分别是B、C 组的64.2%、49.7%。结论 双源CT 大螺
距扫描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为胸部筛查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2015 Vol. 6 (4): 55- [摘要] ( 773 ) HTML (1 KB)  PDF (2409 KB)  ( 414 )
56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刘海博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49
目的 探讨Propller 技术对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0 年3 月至2013 年对55 例磁共振头颅检查
时躁动或难以自控的患者,进行常规FRFSE T2WI 和Propeller T2WI 轴位扫描;对33 例磁敏感伪影明显者行常规扩散加权图像(DWI)和
Propeller DWI 扫描。观察并对照分析FRFSE T2WI 和Propeller T2WI 以及DWI 与Propeller DWI 的图像质量状况。结果 通过T2WI 检查55
例,对存在明显运动伪影的患者行Propeller T2WI 扫描后明显减少或消除了运动伪影,与T2WI 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WI 检查33 例患者有显著磁敏感伪影,采用ProDeller DWI 后,与DWI 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
论 应用Propeller 技术能够明显减少或消除T2WI 及DWI 上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值得推广应用。
2015 Vol. 6 (4): 56- [摘要] ( 774 ) HTML (1 KB)  PDF (2437 KB)  ( 341 )
57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刘瑞浩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0
目的 针对CTA 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3 年3 月~2014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
病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12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CTA 图像检查,观察患者的病变等,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 本次研究
中的120 例冠心病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单血管病变与多血管病变有较大的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类型为无
斑块30.00%(36/120)、钙化斑块25.00%(30/120)、非钙化斑块23.33%(28/120)、混合斑块21.67%(26/120)。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肾功能不全,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肾功能不全为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闭塞无较大差异性,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斑块的发生率较高,而且肾功能不全与混合斑块
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
2015 Vol. 6 (4): 57- [摘要] ( 814 ) HTML (1 KB)  PDF (2762 KB)  ( 357 )
59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马 燕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1
目的 研究CT 诊断技术在腹部创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80 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
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CT 检查结果和与手术结果相似率达到93.50%,对照组B 超检
测结果和手术结果的相似率为71.00%,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CT 诊断的结果与手术结果相似率高,
能够准确检查出患者腹部损伤的面积和位置,CT 检测技术在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借鉴。
2015 Vol. 6 (4): 59- [摘要] ( 753 ) HTML (1 KB)  PDF (2684 KB)  ( 418 )
60 彩色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梅亚琪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2
目的 探讨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观察选择彩色超声完成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5 月~ 2014 年5 月输尿管结
石患者102 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组。C1 组(观察组51 例):临床选择彩色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C2 组(对照
组51 例):临床选择B 超的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临床检出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本次研究中,针对输尿管上段结
石以及输尿管下段结石,C1 组与C2 组在临床检出率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5);针对输尿管中段结石,C1 组与C2 组在临床检出率
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5)。结论 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选择彩色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将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提高,凸
显彩色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 Vol. 6 (4): 60- [摘要] ( 710 ) HTML (1 KB)  PDF (2412 KB)  ( 349 )
61 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
孙佩栋
DOI: 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3
目的 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的88 例心肌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组为对照
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监测,实验组接受动态心电监测,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
组两组的检出率为,实验组97.73%,对照组56.82%,两组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 临床中为心肌缺血患者使用动态心电
图诊断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应用价值比较高,对患者进行检测,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病情的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2015 Vol. 6 (4): 61- [摘要] ( 700 ) HTML (1 KB)  PDF (2415 KB)  ( 350 )
62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效果
孙玉秀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4
目的 研究分析胎儿脊柱裂使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方法 根据2011 年至2014 年我院接收的1024 例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
三维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并和二维超声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合临床随访来进行探讨。结果 全部1024 例中晚期妊娠胎儿接受超声检查后,
共有38 例脊柱裂胎儿,使用二维超声检查共出现了2 例漏诊和1 例误诊的病例,特异性为94.74%,敏感性为99.9% ;使用三维超声和二维
超声联合检查无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出现,胎儿脊柱裂临床诊断准确率是100%。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好,能够对胎儿脊柱形态
进行良好的反映,提升胎儿脊柱裂的临床检出率,应用价值很高。
2015 Vol. 6 (4): 62- [摘要] ( 695 ) HTML (1 KB)  PDF (2412 KB)  ( 358 )
63 探讨乳腺肿块超声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评价
佟 云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5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中乳腺肿瘤在超声影像诊断中的特征,给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接受超声诊断的150 例乳
腺肿块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研究其肿块情况以及附近的血运情况,对100 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后进
行超声结果和手术病例的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乳腺肿块的高发年龄平均在(34±6.83)岁,其中诊断为良性肿块的患者为125 例(83.33%);
恶性肿块的患者为25 例(16.67%)。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在46.7% ~ 88.7%,准确性在41.3% ~ 53.3%。结论 临床中应用超声影像诊断来对患
者的乳腺肿块情况进行确定和判断,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2015 Vol. 6 (4): 63- [摘要] ( 713 ) HTML (1 KB)  PDF (2409 KB)  ( 450 )
64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王 强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6
目的 探讨分析CT 以及MRI 应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检查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10 月1 日~ 2014 年10 月1 日
共收治的62 例经临床确诊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 以及MRI 检查,对比分析其检测阳性率及病灶检出数量。所
有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 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62 例患者中,CT 检查正常患者33 例,其余29 例患者检测出共47 个病灶,MRI 检查正
常患者3 例,其余59 例患者检测出共98 个病灶。两种检测方法的病灶检出数以及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测灵敏度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 <0.05)。结论 CT 及MRI 均能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检测提供重要的影像学治疗,但MRI 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值得在临
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5 Vol. 6 (4): 64- [摘要] ( 766 ) HTML (1 KB)  PDF (2450 KB)  ( 432 )
66 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体会
徐春喜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7
目的 探讨彩超对乳腺肿块良性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108 例女性彩超诊断进行探讨,患者均进行了乳腺肿块
彩超诊断,将其结果与手术病例切片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肿块使用彩超来进行诊断,能够对肿块的形状、边界回声、组织特点、
包块情况、良性恶性进行鉴别,临床中恶性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回声杂乱、血液流动显示率高于良性肿块,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区
分和鉴别。结论 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良性和恶性具有很好的鉴别区分能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2015 Vol. 6 (4): 66- [摘要] ( 751 ) HTML (1 KB)  PDF (2415 KB)  ( 484 )
67 妇科常见急腹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杨 宁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8
目的 探究妇科常见急腹症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水平。方法 从我院2012 年3 月至2014 年5 月接收
并治疗的妇科常见急腹症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研究组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和特点。结果 采用多普
勒超声诊断的效果较好,病理诊断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其中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流产、盆腔炎症疾病和其他病症
的检出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8.5%、100%、75%、87.5%、85.7%、80%,检出率较高。结论 针对妇科急腹症诊断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
效果较好,检出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和推广
2015 Vol. 6 (4): 67- [摘要] ( 713 ) HTML (1 KB)  PDF (2415 KB)  ( 388 )
68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张洪岩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59
目的 研究分析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的门诊治疗患者中选取80 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
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查,实验组患者接受介入性超声医学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
果 经过检查后,实验组患者共有16 例肝脓肿、16 例肝癌,23 例肺癌被确诊,临床诊断准确率是95%,相比对照组的90% 要高一些,结果
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临床中为患者使用介入性超声医学诊断技术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患者得到的治疗更加有效,因此
临床中比较推介使用。
2015 Vol. 6 (4): 68- [摘要] ( 768 ) HTML (1 KB)  PDF (2433 KB)  ( 364 )
69 胆囊结石B超声像图特征研究
张利群1 邹小红2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0
目的 研究与分析胆囊结石在B 超下声像图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 年1 月~ 2014 年9 月间108 例手术后病理报告证实
为胆囊结石的患者的手术前的B 超声像图材料。结果 手术前胆囊结石患者B 超检出率98.15%(106 例),漏诊率1.85%(2 例),典型的胆
囊结石B 超声像图:胆囊内见明显回声团,后侧伴干净声影,声像会伴随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结论 B 超检查在胆囊结石的诊断中
快速、准确、清晰,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2015 Vol. 6 (4): 69- [摘要] ( 799 ) HTML (1 KB)  PDF (2423 KB)  ( 365 )
70 高频超声在肌肉、肌腱损伤中的应用
庄艳芳1 庄慧芳2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1
目的 探讨超声在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 例外伤性和运动性所致的四肢肌肉、肌腱损伤患者的超声
检查结果。结果 10 例诊断为单纯性肌腱损伤,3 例为股四头肌- 腱连接损伤,3 例为腓肠肌撕裂,6 例为股四头肌撕裂,余下8 例为肱二头
肌肌肉挫伤。结论 超声在四肢肌肉、肌腱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肌肉、肌腱损伤和愈合情况检查的首选辅助性检
查手段之一。
2015 Vol. 6 (4): 70- [摘要] ( 762 ) HTML (1 KB)  PDF (2399 KB)  ( 390 )
       中医中药研究
72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陈 艳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2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在治疗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于2013 年1 月~ 2014 年1 月来我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4 例为研究
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 组跟B 组,A 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B 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对症治疗,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 组患
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 组组,其中A 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76%,而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
意义(χ 2=9.3014,P <0.05)。结论 活血化瘀药运用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 Vol. 6 (4): 72- [摘要] ( 776 ) HTML (1 KB)  PDF (2384 KB)  ( 384 )
73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程艳娇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3
目的 通过对56 例慢性湿疹患者的回顾分析与研究,进一步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在治疗该病症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所选择治疗
药物的不同将56 例患者随机均分至采用西替利嗪片的对照组与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的治疗组,每组各28 例。同时,28 例患者均选用卤米
松乳膏作为外用药物,均连续治疗28 d,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口服药物对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
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4%,且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而采用西替利嗪片治疗的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仅为67.9%,2 例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
不良症状。P <0.05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是取代传统
糖皮质激素的不二之选。
2015 Vol. 6 (4): 73- [摘要] ( 811 ) HTML (1 KB)  PDF (2437 KB)  ( 460 )
74 大柴胡汤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的疗效
崔秉东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4
目的 临床分析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收治的40 例肝郁气滞型
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0 例)与对照组(20 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大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的腹痛
缓解、禁食时间,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C 反应蛋白与血清胰淀粉酶。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要好,两组比较具有
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住院、胰腺水肿缓解、尿淀粉酶恢复与淀粉酶恢复等指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
结论 针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给予大柴胡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2015 Vol. 6 (4): 74- [摘要] ( 813 ) HTML (1 KB)  PDF (2434 KB)  ( 350 )
75 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分析
关乃婧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5
目的 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接受中医针灸疗法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80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
患者接受了6 个疗程的针灸疗法,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为患者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后,总体的有效率为87%,共有17 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32 例效果显著,26 例有所改善,有5 例无效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还是比较理想,对该治疗方法应该给予肯定。结
论 中医针灸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问题而已,临床没有副作用,对患者的生活改善明显,提升
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2015 Vol. 6 (4): 75- [摘要] ( 819 ) HTML (1 KB)  PDF (2428 KB)  ( 464 )
76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韩 明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6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0 年8 月至2013 年7 月收治的6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4 例,观察组34 例,观察组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患者31 例,
占91.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患者27 例,占70.59%,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医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治疗方式
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5 Vol. 6 (4): 76- [摘要] ( 748 ) HTML (1 KB)  PDF (2425 KB)  ( 360 )
77 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李光江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7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90 例作为本次研究
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骨密度增加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
组,具有显著差异(χ 2=2.333,P =0.022);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
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 2=12.256,P =0.000)。结论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补肾壮骨汤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临床
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015 Vol. 6 (4): 77- [摘要] ( 770 ) HTML (1 KB)  PDF (2411 KB)  ( 411 )
79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思伟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8
目的 研究分析偏头痛使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2013 至2014 年我院共选取了26 例偏头痛患者,将其分成
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西比灵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愈显率是80.8%,对照组愈显率是57.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治疗组96.2%,对照组76.9%,两组患者的结果存在统计学
差异性(P <0.05),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偏头痛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中应
用价值高。
2015 Vol. 6 (4): 79- [摘要] ( 746 ) HTML (1 KB)  PDF (2384 KB)  ( 357 )
80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 波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69
目的 探讨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3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
象,比较两组患者的Holter 心律失常疗效与中医症候综合疗效。结果 组间疗效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 2=4.808,P =4.808);两组差异具有
显著性(χ 2=4.600,P =4.600。结论 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采用复脉汤治疗,主要是从调节神志与血脉两方面入手,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
临床上大力推广。
2015 Vol. 6 (4): 80- [摘要] ( 755 ) HTML (1 KB)  PDF (2447 KB)  ( 360 )
81 当归芍药汤加减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分析
刘文涛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0
目的 分析当归芍药汤加减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 例(当归芍药汤加减)和对照组
42 例(常规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症状改善显著,与对照组对比(P <0.05)。结论 当归芍药汤加减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效
果理想。
2015 Vol. 6 (4): 81- [摘要] ( 791 ) HTML (1 KB)  PDF (2450 KB)  ( 409 )
82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
彭桂艳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1
目的 对颈椎小关节错缝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来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根据我院2013 至2014 年接收的68 例颈椎小关节错缝
患者来进行来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4 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有25 例患者治愈,4 例患者治疗显效,4 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
症组中有17 例患者治愈,5 例患者治疗显效,6 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针灸对于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
推广使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2015 Vol. 6 (4): 82- [摘要] ( 739 ) HTML (1 KB)  PDF (2418 KB)  ( 438 )
83 急慢性胆囊炎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沈德华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2
目的 讨论应用一贯煎加味对急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 年7 月~ 2014 年6 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 例
急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一贯煎加味实施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
用择西药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 ;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0%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急慢性胆
囊炎患者来说,应用一贯煎加味实施治疗具备着不良反应小、后遗症低、副作用小以及并发症低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
被推广与使用。
2015 Vol. 6 (4): 83- [摘要] ( 808 ) HTML (1 KB)  PDF (2405 KB)  ( 375 )
84 补脾益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王玉华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3
目的 分析补脾益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方法 80 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给予化疗联合补脾益肾方,
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结果 两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毒性反应及症状缓解率差异显著。结论 补脾益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大肠癌效果显著,安全性更。
2015 Vol. 6 (4): 84- [摘要] ( 750 ) HTML (1 KB)  PDF (2399 KB)  ( 341 )
86 活血化瘀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效果分析
薛胜文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4
目的 研究分析活血化瘀和按摩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2012 至2014 年我院接收的62 例骨伤后期肢体
肿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31 例。对照组患者接收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活血化瘀和中
医按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肿胀改善情况和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的肿胀消
失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取活血化瘀和中医按摩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肿胀时间比
较短,疼痛少。为患者提供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推广使用。
2015 Vol. 6 (4): 86- [摘要] ( 788 ) HTML (1 KB)  PDF (2354 KB)  ( 400 )
8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评价
张 晶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5
目的 分析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将74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 例,分别行中西医
和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
肝硬化效果显著。
2015 Vol. 6 (4): 87- [摘要] ( 752 ) HTML (1 KB)  PDF (2429 KB)  ( 424 )
8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
张 轲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6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
100 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2015 Vol. 6 (4): 88- [摘要] ( 697 ) HTML (1 KB)  PDF (2414 KB)  ( 369 )
89 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张锐诗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7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接受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3 至2014 年我院共选取了接收的65 例老年骨性膝关
节炎患者,其中33 例接受了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32 例接受了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强烈的患者还使用了透明质酸钠,对两组患者
的临床治疗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5%,两组的治疗
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照组共有3 例患者有不良反应,观察无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骨科康复综合治疗对于老年骨性膝关节有的治疗
效果比较好,疼痛缓解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少,可靠性高。
2015 Vol. 6 (4): 89- [摘要] ( 711 ) HTML (1 KB)  PDF (2435 KB)  ( 364 )
90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张 艳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8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应用上的具体疗效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于2012 年3 月至2013 年6 月间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60 例,
对比分析其在服用中药炮制法后的含生物碱类药物、含苷类药物、含鞣质类药物、含挥发油类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炮制后的中药其临
床疗效较为显著,其中含生物碱类药物组治疗有效率92.34%,含苷类药物组治疗有效率100%,含挥发油类药物治疗有效率93.15%,含鞣质
类药物治疗有效率90.18%,炮制后药物的毒性均有所降低。结论 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的药方及其临床疗效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很大,药材
经炮制后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毒性,消除其副作用,增强中药在临床上的疗效。加强中药炮制工艺是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有力措施和方法。
2015 Vol. 6 (4): 90- [摘要] ( 748 ) HTML (1 KB)  PDF (2430 KB)  ( 461 )
91 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赵春风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79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2013 年5 月~ 2014 年5 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 例并将其分
为研究、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
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较为显著,
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2015 Vol. 6 (4): 91- [摘要] ( 748 ) HTML (1 KB)  PDF (2426 KB)  ( 403 )
92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效果分析
朱 江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4.080
目的 讨论应用穴位埋线法对消化道溃疡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 年7 月~ 2014 年6 月来我院接受治
疗的120 例消化道溃疡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法实施治
疗,而对照组西医方法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 ;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 ;对两组患者临
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
于消化道溃疡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来说,应用穴位埋线法实施治疗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使用。
2015 Vol. 6 (4): 92- [摘要] ( 731 ) HTML (1 KB)  PDF (2421 KB)  ( 352 )
       药物应用-临床研究
       药物应用-疗效观察
       药物应用-不良反应
       护理经验探讨--护理管理
       护理经验探讨--心理护理
       护理经验探讨--应用体会
       护理经验探讨--研究分析
       临床诊疗进展--临床研究
       临床诊疗进展--临床分析
       临床诊疗进展--疗效观察
       临床诊疗进展--疗效对比
       临床诊疗进展--诊疗体会
       临床诊疗进展--疾病预后和康复
       临床诊疗进展--病例分析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数据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版权所有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电话:010-57023988  010-64476881  Email: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vchsm@vip.163.com
蜀ICP备09013973号-2